正本致远 普和瑞才
———

“圾”少成多 变废为宝 | 七二班垃圾筐里的小“金库”




“圾”少成多

变废为宝

小二班垃圾筐里的小“金库”

图片
图片
图片


回忆起与班主任王悦老师的初见面,

很多孩子记忆犹新。

那是2021年的新生入学季,

王老师拎着两个篮子阔步进班,

孩子们好奇地问道:


“老王,这两个筐子是干什么的?”

“咱们班的小金库!”

“昂?!这不就是超市装菜的筐子嘛!”

图片


谁曾想,

就是这两个其貌不扬的筐子,

日后将承担起小二班初中三年“养家糊口”的“重担”。





随着物质生活不断提高,现在的孩子们生活条件相对优渥,一些孩子被父母过度保护,从而很少接触生活中的柴米油盐,对金钱观念比较模糊,缺少勤俭节约的习惯。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。”根据校园生活中常出现的垃圾种类,王老师用两个筐子作为班里的可回收垃圾筐,以便回收废纸、纸壳和塑料瓶两大类可回收干垃圾。

图片



在回收垃圾这件事上,班主任“老王”亲力亲为,言传身教带领孩子们一起自力更生。经过大家的努力,开学第一个月,两个回收筐里便堆满了“宝贝”。当全班努力挣来的“第一桶金”在班会课上公布时,全班欢呼雀跃了,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讨论着:


“没想到塑料瓶也能卖钱。”

“纸壳居然7毛一斤。”

“买的时候没觉得,卖的时候才觉得不值钱。以后不买饮料了。”


17元,可能是孩子们平时的一顿大餐,也许是打球后的几瓶饮料,也许买几支笔都不够,但是孩子们迟迟舍不得花掉,几张薄薄的纸币,是近一个月的努力与坚持,握在手里的确是沉甸甸的成就感和幸福感。


图片

乘胜追击,趁热打铁,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认识垃圾分类,将垃圾回收这件小事坚持下去,小二班开展了专门的垃圾分类班会,同学们群策群力,自行查阅资料,为同学们科普垃圾如何变废为宝。

图片


“它们能变成什么?”“哪些垃圾是可以回收的?哪些是不可以回收的?为什么?”

图片


筐里的空瓶子和废纸越来越多,卖出的钱一次比一次多,同时孩子们大脑中储备的垃圾分类知识也积累得满满当当。这笔“意外之财”主要用于班级板报的设计支出和班级杂志采购,由专人负责安排采购、记账和支出。


从最开始的无从下手,到如今行云流水般的自我管理,孩子们不仅对垃圾回收的热情依旧高涨,同时也逐渐养成了舍不得浪费的好习惯,“来之不易”的公共书籍和班级物品被爱惜并保护得很好,纸箱、纸片、塑料瓶有了它的未来,不知名的尺子、橡皮、铅笔也有了容身之处。

图片
图片


垃圾分类,举手之劳,循环利用,变废为宝。垃圾不过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,我们生活中的许多垃圾和废品,都是不可多得的资源与财富。小二班是普瑞校园践行绿色环保的缩影,日后,我校将环境保护和环保教育理念融入学校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,全面提高全校师生的环保素养,打造绿色环保为主题的校园文化,开辟出了一条校园环境文明建设的新道路。




图片
图片








供稿:王悦

初审:孙雪梅

校对:朱霓

编辑:Julia

核发:蔡芳

图片


联系地址: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金湖路西       联系电话:0851-88234000      联系电话(微信):18985565618